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 新聞報導的無情 ~~~

          近日看到傷心的父親-陳凱倫-在電視的記者會痛哭的話面, 心情很糟很糟......因為當時的新聞標題下的很不具有教育價值, 甚至可以說是用揶揄的口吻在批判陳凱倫一般, 原文我忘了, 但意思是說: 父親在勸人善, 兒子在作壞事.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媽, 深知現在的小朋友不會一五一十的把他所有的事情告訴父母的, 我相信現在的社會壓力真的很大, 作父母親的經濟壓力或工作上壓力都無法全心全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孩的身上, 但是陳凱倫並非完全不關心小孩更非沒有用心思在小孩身上, 甚至於還把小孩送到大陸去讀書, 只是"心軟", 答應小孩請求的讓他回台灣.
         我相信父母親因為心疼小孩, 常常會因心軟而同意他們的要求, 甚至於還會出面幫忙, 但我總認為真的要看當下的狀況, 可能因為一個心軟而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我記得柏寰(我小孩)中班時, 一天他要求要騎三輪車去北醫, 因天氣很好所以我答應了, 但我卻跟柏寰講明: 因為三輪車很小媽咪沒有辦法幫你騎, 所以你一定要確定來回都是你騎喔~~~ 而且媽咪也不會幫你牽車喔~~~, 他在去的路上還ok, 但回程卻因體力不繼, 一度要求我幫他牽車, 我拒絕了~~~ 我跟他解釋說: 你剛才已經當應我的喔! 所以媽咪不可以幫你喔! 而且媽咪也走的好累好累, 沒有體力幫你牽車. 當然柏寰很失望, 當下也跟我盧很久, 我真的心一橫, 仍舊拒絕了, 因為我知道如果這一次我讓步了, 下一次我又會再面對同樣的狀況, 而且是不斷的重複上演. 現在柏寰已經小一了, 我發現我當時作了很對的決定, 雖然我當時真的很心疼中班的小朋友騎了這麼遠的路, 一臉疲憊的樣子, 我卻不出手幫忙, 當下我一直安慰自己說: 這只是小事而已, 我還在他身邊, 現在他只是很累, 但長大後所遇到的事可能就不會是這麼簡單的狀況了~~~ 好不容易當我們母子到家的時候碰見我婆婆了, 她看到柏寰把三輪車吃力的抬了2個階梯到屋內, 婆婆說話了: 車子這麼重順手幫忙提一下就好呀~~~ 怎麼讓他這麼辛苦搬??? 當下我只說: 柏寰答應的, 所以我不可以幫忙, 而且他也搬得動呀~~~ 如果妳是作媳婦的, 妳會如何回話呀??? 記得要微笑的對婆婆說喔!!! 因為她也是心疼她的孫子呀~~~ 作媽咪的要高興喔~~~ 但教育的責任是在父母身上喔~~~ 所以拿出你的智慧, 教育的事要顧到, 婆媳關係也要搞好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